中化董事长宁高宁
什么叫好企业,好企业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中国企业自己写的报告中,可能我们都是好企业。昨天我开玩笑说,国内某所学院出了一份报告说他们已经超越哈佛了,这是因为评判的标准不同,才会得出这样的报告。什么是好企业?中国的企业出现最多不过一百年时间,今天在座的企业应该成立时间最长的是沈阳化工研究院,成立了70周年。
国际贸易摩擦,实际上是企业之间的竞争
为什么在1949年1月份,共和国建立之前,前辈们就要在沈阳建立研究院呢?今天我们想起来会非常汗颜,也不能理解。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好企业?目前我们可能连企业的作用都不能讲清楚。大家最近都在讲中美贸易摩擦,都以为是政府间的争端,实际上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如果今天我们的企业做得很强,竞争力也很强,成为了世界一流企业,就可以适应全球性的挑战。
做好企业很难,评判企业的标准很多,而且这个标准是不断变化、升级的
从企业的本质来讲,什么是好企业?这个标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类评价系统的进步而改变的。随着企业本身的进步,投资者水平的进步,财务水平的进步以及社会认知水平进步,才能给企业一个准则。做好企业很难,评判企业的标准很多,而且这个标准是不断变化、升级的。盈利的企业是不是好企业?肯定是吗?不一定。有的盈利是坏的,意思就是你盈利了,但是浪费了股东资源。从亏损到盈利,再到发展、进步、成长,还要有战略以及战略自身的持久性。当然,光有这些还不够,还要有社会责任,要有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这一系列都是立体升级的。我们对企业的要求、对企业的社会贡献永远不满足,企业也因此永远面临着各类问题。
BASF、杜邦、拜耳、苹果、IBM、华为等这些企业,目前被社会全面认可的几乎是没有,因为这里面没有真正拥抱了新经济,拥抱了数字经济的企业。
对我们来说,IBM是好企业吗?今天在美国来讲,它一定是好企业;在30年前它曾经是全球最好的企业之一。我见到IBM的CEO,是一位女士,她给我讲过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巴菲特是IBM的大股东,她说有一次巴菲特来到IBM,不乘坐私人飞机,而是乘坐商业航班,并且在约定时间提前一个多小时进入公司大堂等待。一个多小时后才有人看出这是巴菲特,给她打电话。巴菲特提前一小时到达,但是他不会去打扰其他人的工作。戴尔是否是好企业?戴尔的估值已经在下降,目前还正纠缠于官司之争,是什么行为使得所有人的努力在一夜之间化为泡影?华为是否为好企业?对中国人来讲,华为肯定是好企业,至少从民族性角度来评判是好的。华为是真正的中国研发性企业,我很久以前认真研究过华为,我认为他是长期做科研工作的企业,是一个好企业,这也是为何它能在中国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真正跟上了时代步伐并且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好企业
我们今天没有资格评论这些企业,因为我们做得不如人家。好企业的标准是非常立体、综合的,而且这个标准在不断地变化,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技术的变化以及时代的进步要求等改变,另外,好的企业在不同的国家角度来讲也是不同。改革开放之初,在中国最好的企业是外贸企业。曾经对外经贸大学的入学标准远高于清华,但现在不再是了。后来地产企业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好企业,再然后有一段时间是铁路、化工。继续往前发展,好的企业变成了金融行业、互联网行业。这些企业都是好企业,因为只有真正跟上了时代步伐并且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好企业。
好企业的多重标准不断变化,使得企业经理人必得要均衡发展,所有东西都要做好,有一件事没有做好都不行。比如说技术进步,日本的企业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就像是在天上的企业,有一批像索尼、松下这样的出色企业,当时能到日本学习是非常不得了的。但是现在不同了,我们国家的企业也在不断发展,时代和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好企业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在今后的发展中,人工智能又将领先社会发展。
每个人觉得在企业中很舒服、被需要,而且对企业有贡献、有价值,这样的企业才是好企业
在中国如何评判一个企业是不是好企业? 上图是中化和中国化工的同志用了三天时间研讨出来的。4月我们在怡生园召开会议,讨论我们的企业如果要进行对标的话,对标什么?怎么对标?经常有人说这个企业负债率太高,品牌也不好;那个企业技术不行,团队不行,或者其它方面不行,总之大家终于找到了借口,说了十几年,到现在都还没有改变这个说法。反过来讲,什么是好的企业?作为国有企业,我们必须以党的领导、使命、价值观为中心。我不知道大家对使命、价值观、愿景以及企业自身的文化有多大的认可度,但我认为这是核心的力量,影响着企业的每一个行为。
在这基础之上,实际上把企业所有的标准因素融合,最终找到了一种逻辑关系,这是一种循环的关系。同时在这种循环关系之下,我们发现原来所有的标准最后全部落到“人”上,而不是“物”上。社会、客户、股东、员工,我们所有的标准都是以人为基础,每个人觉得在企业中很舒服、被需要,而且对企业有贡献、有价值,这样的企业才是好企业。
责任并不是成本,而是竞争力,是企业的优势
过去我们没有这个图的时候,觉得社会责任是一个责任,是不得不为的事情,做了就会有成本。其实责任并不是成本,而是竞争力,是企业的优势。今天参会的都是化工企业,化工企业自身的安全性,包括环境的安全、生产的安全、健康安全等都是化工企业必不可少的因素。搞安全的人最清楚,今天可以做到安全生产,是比成本还重要、比市场还重要的。现在其他行业在政府招商中都备受欢迎,但是一提到化工企业则敬而远之,因为没有人随便乱招化工企业,用老话讲就是不能“捡到篮子里面就是菜”,万一不安全怎么办?政府将承担很大的责任压力。因此在企业标准中安全是第一标准。
技术的发展带来效率提高,做不到技术创新发展的企业不是好企业
一个企业要在社会中生存,战略性、运营性、研发性、供应链管理、创新布局等所有因素,最终的评价都将是客户和市场。企业的所有努力如果客户不知道,没有感受到,或者市场也不知道你做什么,没有收到任何信息,那么一切都将是无用功。可以说,企业有40%以上的事情和努力是无效的,因为市场和客户感受不到。作为研发项目,所有体制机制的准备花费较多时间,不论是资源性准备,还是人力财物的准备,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将最少的时间放在最重要的工作上。因为前面有着大量的程序性且必须的准备工作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的可行性报告,哪一个可行性报告又真的管用呢?几乎为零,但还是必须要做。之所以强调客户和市场,因为他们是最终经营成果的检验者,竞争力的体现者,这就是为什么客户满意度调查和市场份额这么重要的原因。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可能是品牌,也可能是资源,还可能是成本,但是唯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竞争力就是技术创新。为什么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企业的组织形式创造出来的主要责任就是创新。如果一个企业完全是程序性、规则性的,那这个企业是静止的,这样的企业不需要创造,政府可以做,团体也可以做。第一是创新,第二则是效率。要用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消耗,做最大的创新。创新是人类探索自然世界的过程,人在不断地调整与世界的关系,只有当这个交换关系越来越有效率,成本越来越低,人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技术的发展带来效率提高,做不到技术创新发展的企业不是好企业。华为目前在5G技术上的地位,使中国人彻底明白到一件事情:技术教育太重要了。中美贸易战对中国人来讲不失为一件好事,因为它使我们警醒起来,使我们深刻明白好企业的核心是什么。这里我还是要说到“宝卓”,我们研发的这种杀螨虫的农药,去年才开始上市,因为产品高效、低毒、低成本,可以说在过去一年以来发展势如破竹。目前我们还在继续扩产中,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长。我们期望这个农药产品能做到15亿到20亿的销售。是什么力量促使这个农药产品的发展?那就是化工的力量,技术创新的力量,因为你在自然界探索中了新的物质。目前为止就企业自身的认识上讲,今天中化拿出200亿来搞创新项目,没有人应战。为什么?其实只要你提出有大约可能性的科研项目就能得到支持,没有人说研发人员没有研发出成果会受处分的,也没有人说哪个项目很好却没有钱支持的。我们提出科学至上,挑战研发。对于自身发展怎么样的,是否有原创性的东西,这点值得深思。
有好产品的企业不仅要均衡发展,还要赚钱,投入与产出的逻辑是关键
对于中国的化工企业来讲,特别是大的化工企业,一定要具有一体化的战略,对生产工具的组合,最后变成真正的有效的低成本。有好产品的企业不仅要均衡发展,还要赚钱,投入与产出的逻辑是关键。一个企业如果长期不赚钱,就会浪费资源,因为投入比产出多就是浪费。企业不赚钱,甚至电费太高都可能导致亏损,因为使用的资源多。从股东层面来讲也是讲求回报的。战略选择性也很重要,可以选长期的,也可以选短期的,如果我们股东选择的时候没有想过这些,却对企业提出各项要求,会使得企业发展步骤错乱。
什么是好企业?以人为本的企业。我们经常做客户满意度调查和员工满意度调查,可以发现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员工是人力资源,在研发企业中是最大的权重。过去我们评价一个企业,会评价他的技术怎么样、产品怎么样、规模怎么样、负债怎么样,但这些其实都是在假设这个团队是好的情况下的评价,否则就没有这个可能进行后面的评价。我们还在假设,今天我们要创新,明天我们要发展,后天要与人竞争,我们一定要做成世界五百强,一定要改变机制体制,但其实到最后甭管怎么改,还是要以人为本,要有好的团队。这个团队里最大的角色是股东,他来选择团队的主要领导,然后企业领导团队去带领员工。作为研发企业来讲,员工的素质、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员工自身的生产效率等这些水平和创造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别老问这个国家可以为你做什么,问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个人的作用和团队的作用是什么关系,是否团队中每个人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企业的评价机制是否正确,奖励机制是否正确都很重要。目前对科技企业来讲,在国家的政策、企业的政策都对研发和科技给予了足够资源支持的情况下,团队能否得到激励、奖励、成长非常重要。肯尼迪说过一句话:“Ask no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别老问这个国家可以为你做什么,问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这是今天对科技研发人员的一个挑战。在所谓的大环境之下,科技人员自身要先做好自己,要真正的具有探索精神,真正的具有投入精神,真正的具有投入产出的概念,不能一句“机制不行”就完事了。
我们在充分肯定了科技的力量,充分支持科技之后,我也觉得科学管理的方式、运营的效率和创造力是不够的。
正确的激励体系一定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要多维度对标
中化强调科学至上,在内部深入地去做研发驱动的企业,并且决定加大研发投资,加大并购,加大研发新产品,这些处处需要钱,但我们最怕的是有钱没有想法。谈到国有企业改革,很多院所都是国有企业,现在院所的改革远远落后于中央的要求,不是支持不到位,而是我们不知道怎么改,没有改革的方案。昨天汇报中有一个院所称体制改成全部员工持股,人人持股,人人都有话语权,这也存在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想做老板,对企业本身来讲,怎么决策、怎么提升效率反而不清楚,这就滋生了新的问题需要解决。
激励体系不断在完善,我们激励体系要做到什么程度?现在很多企业在各种方面都有激励政策,如市场的激励、品牌的激励、协调的激励,到处都有奖励,但为什么企业还是不行?是因为体制不对吗?还是激励不够?作为股东来讲,在增量上加大激励肯定是可以的,在存量上如果没有这么多盈利还去搞这么多激励则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激励体系一定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对标管理方面,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情况是越对标越心慌,越对标越发现自己的不足,我们应该分成多维度对标。
行业领先、受人尊敬,成为世界一流综合性化工企业,这是我们的标准,也是我们努力希望达到的结果。我从什么是好企业的标准切入话题,提出我们的努力方向,我充分地认可研究人员的努力,充分地激励大家也做出系统性的、看得到的、科学化的、管理有效的企业,使每个企业都能成为高通量型创新企业,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化工企业。